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教学动态 >> 正文

未来技术应用学院成功开展师德教育实践活动

图|温馨 文|李哲宏 审核|潘丹

2025年10月16日 20:00  点击:[]

为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切实筑牢教师师德根基,全面提升教师育人能力与课程资源建设水平,2025 年 10 月 16 日下午14点,未来技术应用学院成功举办 “筑牢师德根基,打造‘金课’课堂 —— 如何成为有温度的计算机教师暨课程资源建设方法” 师德教育实践活动。活动特邀信息工程学院陈艳蕊老师开展主题分享,并同步推进本学期课程团队建设工作,学院全体专任教师积极参与。

一、专家领航:以师德为基,探索 “有温度” 的育人路径

活动伊始,学院潘院长围绕师德建设的重要性与实践意义进行开场讲话,强调 “有温度的教育” 是师德的重要体现,需融入教学全过程。

在专题分享环节,信息工程学院陈艳蕊老师 —— 拥有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经济师双重专业认证,主持《微信小程序开发》校精品课程、省级重点项目《基于最优化理论的荔枝多元化供应链决策模型研究》,发表《多元化生产者视角下的供应链优化策略研究》论文及多项软件著作权 —— 以 “如何成为有温度的计算机教师” 与 “课程资源建设方法” 为核心展开分享。

她首先剖析了计算机教师的师德核心,提出需兼具 “硬实力” 与 “软实力”:技术深度是教学基础,而教学温度是师德的延伸,要关注学生学习需求与成长困惑。并结合《Java Web》《微信小程序开发》等课程实践,她详细讲解如何以师德为导向建设课程资源,强调教师的备课过程记录、学习笔记是 “有温度的教案”,能让教学更贴合学生实际。

针对参会教师提出的 “技术教学中如何融入师德引导”“课程资源如何兼顾专业性与人文性” 等问题,陈老师逐一细致解答,其结合自身经验的分享让在场教师深刻理解师德与教学实践的融合路径,纷纷表示收获颇丰。

陈艳蕊老师分享现场

二、承前启后:以团队为桥,夯实师德建设实践基础

分享结束后,活动进入课程团队建设与师德总结阶段。在潘院长主持下,2024 级已组建的《深度学习框架技术》《Python Web 应用开发》《智能汽车车载通信技术》等 6 个课程团队依次上台汇报。各团队围绕 “师德融入教学” 的核心,从团队构成、师德建设成效(如课堂互动改进、学生问题帮扶案例)、现存不足(如师德教育场景覆盖不足)及下一步计划(如增加师德主题教研频次)展开阐述。

潘院长对各团队将师德融入课程建设的成果给予肯定,同时针对 “如何在技术实训中强化师德引导”“如何通过团队协作提升整体师德水平” 等问题提出精准建议。随后,会议正式宣布启动 2025 级课程组团队组建工作,明确要求新团队以师德建设为重要目标,为后续师德教育实践与教学质量提升奠定组织基础。

课程资源建设交流现场

三、凝心聚力:以实践为要,共绘师德育人新蓝图

本次师德教育实践活动不仅是一次师德理念的深化学习,更是一次教学实践的动员。通过交流,教师们不仅掌握了 “师德 + 课程资源” 的建设方法,更清晰了自身在师德实践中的提升方向。大家一致表示,将把活动所学转化为实际行动,在计算机教学中主动融入师德教育,以更有温度的教学服务学生成长。

新入职教师分享中

未来,学院将持续秉持 “以教师师德发展促进学生成长” 的理念,定期开展师德教育实践活动,搭建新老教师师德经验交流平台,推动师德建设与教学实践深度融合,全力提升学院整体育人水平。

 

下一条:未来技术应用学院隆重举行泰迪订单班签约暨泰迪工作室启动仪式

 

关闭